第七十一章 三人_晋末长剑
笔趣阁 > 晋末长剑 > 第七十一章 三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一章 三人

  左右又上前,欲言又止。

  军中不得有凄切之音、讽诵之声,违令者斩。

  演奏此曲,动摇军心,不杀何待?

  荀崧看了眼营地,还是右卫一部,如果没记错的话,这个营寨本有三千右卫将士、六千余流民新兵。

  他摇了摇头,叹息一声,看向更远处的新安城。

  此城依山而建,不算很坚固,屯驻了万余兵马。

  贼将王弥为激励士气,亲自入城,指挥作战。效果还是很明显的,依托坚城,只要自己阵脚不乱,就凭洛阳开过来的两万余禁军外加三万流民新丁,真的很难一举拿下。

  打了两月之后,守军越打信心越足,王师越打士气越低落。

  荀崧已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
  他感觉自己已经失了章法,或许攻打新安本就是一个错误吧。

  回想起太极殿问对之时,天子那急迫的态度,荀崧就暗暗叹气。

  其实,也怪不得天子了,因为不少朝臣也想把新安拔了,不然始终觉得侧翼有一个很大的威胁。

  出师新安,并不是天子一个人的错。

  只能说,时局若此,走出这一步的可能性太大了,而关键时刻,天子没顶住压力,下达了这个命令,以至于此。

  晚风骤起,带来了浓郁的血腥气和尸臭味。

  战事激烈,很多尸体来不及处理。最近又下了好几场秋雨,尸体浸泡水中之后,腐烂难闻,臭熏十里,让素来爱洁的荀崧颇为难受。

  他不想多看了,以袖掩鼻,回到了中军大营。

  沐浴熏香之后,他打算去与新来的两位法师交谈一下。

  先帝在位时,国朝已有一百八十座佛寺。最近几年,仗越打越厉害,民间越来越凋敝,佛寺反倒越来越多,有更加兴旺发达的趋势,已然超过二百之数,奔三百去了。

  荀崧的幕僚献策,决定请两位法师来军中超度亡魂,抚慰军心。虽然此举遭到了很多将领的反对,但他还是打算试一试。

  而就在此时,夜色中的新安城门洞开,千余军士借着夜幕掩护,悄然出城,如同地底钻出的恶魔一般,杀奔晋军营寨。

  一场秋雨一场寒。

  昭阳殿之中,天子司马炽如同不安的野兽一般走来走去。

  他的眼中充满血丝,嘴角甚至起了一个水泡,看起来形容憔悴,患得患失。

  安定太守贾疋、扶风太守梁综、新平太守竺恢、冯翊太守索綝、安夷护军麹允、雍州刺史麹特等人各领一军,收复长安,这个消息让满朝上下十分振奋。

  司马炽初听闻之时,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。

  想想看吧,凉州有忠臣张轨,秦州有南阳嗣王司马保,长安又被光复,关西局面大为好转,难道不是中兴之相?

  卫将军梁芬督沔北军事,先平灭王如叛乱,现在又坐镇襄阳,征讨杜弢,贼人指日可灭,这难道不是中兴之相?

  唯一让他不太高兴的,就是压在河内与弘农的匈奴军队了。

  这两地离洛阳太近了,就像两根绞索套在满朝文武的脖子上,让人喘不过气来,所以必须要将其击破。

  新安之战打到今天,损兵折将,却没什么成果。

  荀崧不断来报,今日杀伤贼众多少,明日又俘斩贼众多少,一开始他还很兴奋,但到了最后,只有越来越压抑不住的怒火。

  他相信王弥死伤不轻,问题是禁军死伤更惨重,且至今没能攻破新安,有什么用?到头来,还不是靡费粮饷,却一无所获?

 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。

  河阳三城那边也让他很不高兴。

  邵勋不断索要钱粮、器械甚至是工匠,他都捏着鼻子给了,结果好好的三城到现在还是两城,至今没见到突进至北岸的希望,如何不让人恼火?

  司徒傅祗——罢了,他刚刚去世没几天,司马炽不想腹诽他。

  “呼!”重重吐出心中一股浊气后,司马炽提起御笔,想要写些什么,却又有些犹豫。

  满心烦躁之时,不小心碰到的嘴角的水泡,疼得他一皱眉。

  默然片刻后,不再犹豫,接连提笔写了三份旨意。

  一份发往新安城下,着荀崧加紧攻城。

  一份发往河阳,令邵勋尽快北上河内。

  还有一份发往关中,以贾疋为雍州刺史,以梁综为长安都督,希其尽快整顿兵马,攻打冯翊,将匈奴势力彻底逐出关中。

  敌我相持的关键时刻,就是要咬牙顶住,司马炽深悉这一点。

  83中文网最新地址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50n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50n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